為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,學校決定從2018年11月(期中考后)起,在部分學科開始試行“高效課堂”教學模式。
一.成立領導小組
組長:吳鄭植
副組長:王才儉
成員:翁鳳美、王許婷、李萍萍
二.試行學科
七、八年級語文
三.試行步驟
第一階段(2018年11月——2019年1月):
“高效課堂”教學試行、探討階段
第二階段(2019年2月——2019年4月):
“高效課堂”教學總結、模式定型階段
第三階段(2019年5月——2019年6月):
“高效課堂”教學模式全面推行階段
四. 附: “高效課堂”教學的原則及模式:
教學原則:教師運用“高效課堂”教學,課堂既要放得開,又要收得攏,必須做到收放自如,絕不是放任自流、撒手不管,課堂上對學生任何形式的“放”教師都要在掌控之中。
“高效課堂”的“6+1”教學模式:
(1)導:導入、導學(導入設計情景,激發(fā)興趣,導學說明新課內(nèi)容,告知學生學習目標,重難點、自學要求、思考題目、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間);
(2) 思:自讀深思(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要規(guī)定學生閱讀課本哪些內(nèi)容以及需要完成的練習題);
(3) 議:合作學習,老師事先設計好幾個問題由學生自己討論學習(一是兩兩學習,二是問題討論);
(4)展:激情展示(我展示、我質疑、我挑戰(zhàn)、我糾錯、我補充);
(5)評:點評精講,教師可設計1—3個問題拓展延伸(一學就會的不講,講了也不會的不再講);
(6)檢:檢測反饋:
加“1”就是“練(用)”:鞏固遷移、學以致用。
“高效課堂”是要把課堂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生身上,把課前更多的精力用在老師的備課上。“高效課堂”教師應注意把控激情是基礎、管理是保障、高效是目的。
2018年11月6日